首页 >旅游养生 > 旅游推荐 >

道教第一洞天王屋山 去感受下愚公移山的神秘

发布时间:2017-07-20 09:20:26

养生之道网导读:被称为"道教第一洞天"的王屋山坐落在河南和山西的交界处,山很大,和太行山亲密的象亲兄弟,手拉手的站在……

被称为"道教第一洞天"的王屋山坐落在河南和山西的交界处,山很大,和太行山亲密的象亲兄弟,手拉手的站在一起。

愿随夫子天坛上 闲与仙人扫落花

山脚下有村名愚公,不知道是原来就叫这个名字,还是为了忽悠游客现在改的。反正这个村的旁边有一条大沟,据说就是愚公带领他的子孙们挖的,但我站在愚公村的位置看,无论如何也看不出,太行王屋两座山是怎样挡住了愚公的去路,山太大,村子太小,人也太小。我想,愚公移山只是人们编出来一个故事,为的是宣扬一种坚韧不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并非真有其事。无论从怎样的角度看,愚公的行为都甚为愚蠢,别的不说,单是挖出的土无论将其堆在何处,都会重新形成两座山。若是生在那个时候,所有的人都会持和智叟的一样的观点,认为愚公在做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愚公村里住的也不惬意,老板娘做的饭极难吃,我在厨房里看到她从地上拿起一个西红柿洗也不洗直接就象削土豆皮一样削进锅里。天,那可是我的晚餐啊!

愿随夫子天坛上 闲与仙人扫落花

早晨5点起床,匆匆吃过早饭,就直奔天坛峰而来。王屋山的主峰天坛峰海拔1715m,传说炎黄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设坛祭天一统华夏,开创了5000年文明史。连诗人李太白都曾说"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如今轩辕的祭坛不再,李白的落花也无迹可寻,惟有天坛峰仍默立天地之间。今天无论如何要爬到山顶瞧瞧。

上天坛峰的路乏善可陈。清晨虽然凉爽,但却无风。小飞虫们活跃异常的在身边飞舞,山麓两侧茂密的丛林挡住了视线,眼前除了无数的灌木丛和嶙峋的山石,还有就是脚下这条枯燥的路。

愿随夫子天坛上 闲与仙人扫落花

半路上碰到一位背着70升大旅行包,手提带着很大炮筒照相机的人正雀跃着从山上下来。他是昨天傍晚才上了山,为了拍摄天坛峰顶的日出和日落。他说,山顶上有住的地方,条件差的没法说,不过还算不错。没让他天当被地当床的睡在野外。

除非事先知道山顶可以住宿,我从来不敢在山顶过夜。因而每次爬山到达顶峰的时间,大都是红日当头的中午时分,所以也少有机会在山顶上看到极为壮阔的日出和日落,也无法静静的陪伴群峰顶上那一轮清朗的明月。

刘禹锡在送他的哥哥归隐王屋山的时候写道:

阳落天坛上,依稀似玉京。

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望。

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

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

天坛峰顶的月夜之景该有多美啊。

摄影实在是一件世界上最辛苦的事。这位仁兄说,他是旅游摄影都喜欢都搞一点。看着他背这样的大包包不辞辛苦爬山爬得日以继夜,心下佩服的紧。看来这世界上比我疯的有的是。

11点15分登上了天坛峰顶。

令我老大不舒服的是峰顶的建筑。祭天的地方无论怎么说,也应该符合古人"天圆地方"之说,我想象中的顶峰是在其最高处建有一座高耸着的圆圆祭坛,站在那里可以御八面来风,览四面众山,观日月东升西落,祭苍天如似穹庐。可眼前的一切简直糟透了。一座四四方方的三层阁楼耸立在地方不大的峰顶北侧,将北侧的视线封死,高大的棕色建筑压在头顶反衬出峰顶的地面低矮而局促。这真令人心里填堵。以至于我都懒得给它拍张"玉照"。峰顶的中间立的那块标高1715m的石碑,比起那座阁楼来更是低得悲惨。天坛峰的雄浑高绝被糟蹋的一塌糊涂。实在不想再看,怕坏了自己的好心情。随即转身绕地而走,向山外观看——目光所及,群山奔涌,天高地阔,心胸为之一开。王屋山的最高峰天坛峰的王者风范在眼前尽显无余。感到所在之处实在高妙——这才是天坛峰的本来面目。

因为不愿走回头路,又没有另一条下山路可走,同时也为了在高处更好的看看王屋山的风景,所以很奢侈的坐缆车下了山。

令我不虚此行的是那座迎恩宫。这座小小的道观坐落在前往天坛峰半路上的一座小山包下。是早晨坐在车上风驰电掣中偶然向右一瞥发现的,当时这座依山而建的殿宇在我眼前一闪而过,但那山形地貌中透出的锺秀灵气却让我牢牢的记住了它。

当我走近它的时候,它静悄悄的。一条小溪从它的面前流过,水不大,踩着石头过河,上台阶,大门左侧镶嵌的一块石碑吸引了我的注意,碑文曰:

康熙庚申三月十五日,翰林院掌院士、学士泽州陈廷敬,以母张淑人丧,谒谢河内会葬客,以淑人昔尝至此山也。于是,携其弟廷愫、廷裔、廷统以来,追忆旧迹,亦深永慕。时游者沁水韩崇朴、阳城曾宜振、崔朝宗、秦光先、河内窦畹、济源段志熙逢于途,偕与俱来。廷敬题并书。

却原来是清朝重臣陈廷敬的亲笔手书。进了红墙黑瓦的山门,在二进院的玉皇殿遇到几位老乡,窑洞般的无梁殿里十分凉爽,门外的清风徐徐吹来,爬了一上午的山,坐在低矮的长凳上十分惬意。老乡们如数家珍的讲述着这座始建于唐代的迎恩宫的很多传奇和来历。他们对我信誓旦旦的说,迎恩宫所在的黛珠峰不大,却是龙头,风水极好。天坛峰是龙脊,天坛峰背面的峰是龙尾。天坛峰顶的祭坛早已被毁,现在峰顶的建筑都是新修的。还说,你们北京清朝皇帝祭天的"天坛"就是仿照这里天坛峰顶的祭台修建的。这虽无从考证,但我倒愿意相信这话是真的。

山中的花开了又开,谢了又谢。数代帝皇,文人墨客,道家鼻祖,医家圣手,乃至求道问仙者都曾络绎不绝的来到王屋山,在白云青峰间留下他们的足迹、诗文、手书、口口相传的故事和民间神秘的传说。

这是一个半神化的世界,是一个围在白胡子老爷爷身边可以听许多好听故事的地方。然而行色匆匆的我蜻蜓点水般的来去,将偌大的一个王屋山永远的留在了我的身后。

标签: 天坛 夫子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

推荐

9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