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疾病预防 > 癌症 >

30%以上癌症是可预防的

作者:未知 时间:2015-04-15 来源:未知
文章导读

一年一度的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了。从1995年中国抗癌协会倡导发起的第一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开始,至今已是第21届了。今年的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抗击癌症,从了解开始”。

   一年一度的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了。从1995年中国抗癌协会倡导发起的第一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开始,至今已是第21届了。今年的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抗击癌症,从了解开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真正抗击癌症,必须从了解癌症开始,用科学的方法抗癌,以关爱之心去呵护生命。为此,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河源市抗癌协会会长刘卓星。
30%以上癌症是可预防的
   触目惊心:河源也是肿瘤高发区
 
   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首要敌人,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新增癌症病例为315.7万例,平均每天确诊8474人,每分钟约6人被诊断患癌症。死于癌症的人数多达270万,是因交通意外死亡人数的27倍!
 
   那么河源的癌症发病状况怎样?
 
   刘卓星说,河源市每年新增的肿瘤患者约8000人至9000人。平均每天确诊24人左右。以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等为主,由于河源地处华南地区,“华南癌”——鼻咽癌的发病率也处于较高水平。
 
   谈癌色不变:癌症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病
 
   相比而言,绝大多数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要比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末期患者高得多。然而在现实中,被确诊为癌症的病人比一个罹患重度心肌病的患者要恐惧得多。
 
   谈癌色变,癌症即绝症!癌症的威胁在社会中被过度解读!那么癌症到底是一种什么病?
 
   刘卓星表示,癌症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世界卫生组织把癌症分为3个1/3,即1/3可以预防,1/3可以治愈,1/3可以治疗。刘卓星指出,全世界有1/5的癌症是由慢性感染引起的,通过戒烟、健康饮食、锻炼身体和预防可诱发癌症的感染,将可预防超过1/3的癌症。通过早发现和充分治疗,有1/3癌症患者可以治愈。剩下不足1/3的肿瘤患者通过姑息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因此,肿瘤已经成为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病。一旦罹患肿瘤,应该保持积极而放松的心态,去正规的专科,接受规范的诊治。而不应该“谈癌色变”。
 
   癌前病变:防癌的关键阶段
 
   刘卓星指出,从正常细胞发展成恶性肿瘤,大多经历“癌前病变”阶段,“癌前病变”发展成侵袭性癌一般需要10年的时间。
 
   癌前病变具有可逆性。因此,这一阶段,是防癌的关键阶段。
 
   刘卓星认为,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其次,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戒烟限酒,不吃腌制及霉变的食物,提倡低脂粗纤维饮食;最后,最好每年进行1次至2次体检,及早发现“癌前病变”。癌症早期阶段应用特殊的检查方法(如宫颈脱落细胞、乳房检查、x线检查)发现病变,然后通过科学地应用手术、放化疗及生物免疫治疗,是可以治愈早期癌症的。
 
   常见癌症诱因及预防方法
 
   肺癌:吸烟,远离香烟及吸烟者,最好每年1次体检。
 
   甲状腺:放射治疗用放射线、自然界天然放射源、高压电线发射线,少接触辐射大物品,最好每年至少1次体检。
 
   宫颈癌:多个性伴侣、经期不注意卫生、性传播疾病、长期口服避孕药,洁身自好,接种宫颈癌疫苗,防止不洁性行为,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疾病。
 
   乳腺癌: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晚婚晚育,缺少锻炼,慎用化妆品、洗涤剂,建议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
 
   胃癌:暴饮暴食,饮酒过度,多吃绿、黄色蔬菜,少吃腌、咸食物,限酒,进行定期检查。
 
   结直肠癌:常年高脂肪饮食,缺少膳食纤维摄入,久坐少动,少吃煎炸、腌制食品,定时排便,多吃粗粮、果蔬。
 
   肝癌:病毒性肝炎和黄曲霉素。
 
   食道癌:遗传,饮食(吃东西过快、过烫等),有家族史的要定期体检,食物温度在40摄氏度以下。
 
   鼻咽癌:广东地区高发癌,可能与广东人的祖先中有与鼻咽癌相关的遗传基因有关,筛查预防鼻咽癌。

每日推荐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